2009年:化工业的自由落体后时代

因此面对这又一次的严峻挑战,他们就显得颇为有条不紊——陶氏全球CEO利伟诚日前就曾表示:“尽管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在2009年,大部分时间都会呈现不景气,但陶氏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接受眼下日益加剧的经济滑坡的考验。我们有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和一贯行之有效的严格财务纪律,同时我们不断着眼于做好我们能够控制的方面,即:成本和资金、资产重组和其他干预措施。此外我们还将继续落实我们的转型战略措施,尽管不能启动我们与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PIC),石化合资企业的并购,但将完成我们已宣布的罗门哈斯收购交易。”一般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缺少资金的问题,几乎家家都会“有外债”,而银行往往是企业最大的“债主”,而向银行借贷是要偿还利息的也就是有息负债。负债企业当中有息负债比率(有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高的企业风险就会很大。在这次因“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中,那些负债率高的企业首当其冲,往往因为无法继续从银行借到钱,造成企业资金链条的断裂;或者是无力偿还巨额的利息,而最终倒在了有息负债面前,从而它们就成为了,本次经济危机的第一批牺牲品。而一直被西方所诟病的保守式“低负债”经营策略,则在本次危机中“大放光芒”。
产负债率偏低表明,财务成本较低、风险较小、偿债能力强、经营较为稳健,对于投资行为的态度比较慎重。而日本化工公司则是其中翘楚——日本化工企业的平均资本负债率是32.7%,而美国化工企业的该数字为37.9%。其中,信越化学甚至是极为罕见的零负债,可乐丽只有6.2%,钟化9.9%、旭化成16.2%、积水化学14.7%、德山15.0%。因此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日本化工公司最起码实现“平稳财务状况”。当然也有一些石化大鳄也“在劫难逃”,BASF正在削减大约100家工厂产量,Dow化学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速其转型策略,已经临时关闭大约180家工厂。2009年国内不少石化大企业,也多排定较长期检修计划,全球性石化装置开工负荷的回转提升,仍需要时间和行情的配合。受全球增速放缓影响,一些大的石化项目建设也推迟,如:泰国PTT化学公司现已作出预测,因财政困难其一套投资10亿美元的60~100万吨/年石脑油裂解装置,原计划2012年投产将延期,其100万吨/年以乙烷为原料的裂解装置,原计划2008年底投产也已经延期。2008年12月中国进出口额连续第2个月走低,对外贸易加快收缩无疑给中国,这一全球第3大经济体未来的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