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长石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刘纪鹏治理三高700多家新股打包发行

发布时间:2021-01-25 14:56:26 阅读: 来源:长石厂家

刘纪鹏:治理三高 700多家新股打包发行

点击查看>>>最新鲜的新股资讯点击进入>>>最全最及时的新股申购数据  “假如我们700多家企业一起上,‘三高’会压不下去吗?只要证监会敢于打破行政性垄断,中国股市就有希望,就能够避免‘三高’超募。否则再怎么说红鞋绿鞋制度,作用也不会大。”

一个饥饿的市场,总是无序的,无序的极致就是疯狂。

1月10日,奥赛康这只在询价中受到机构强烈追捧,甚至被喊出80多元天价的新股,最终因为高调的发行价与不加掩饰的老股套现而中止了其IPO之路。

“奥赛康是利用了规则的漏洞,将‘适当发行老股’发挥到了极致。证监会的本意是给大股东一个权利,如果在募集资金没有那么大的情况下,允许有一部分老股的转让。但在奥赛康这里,上市公司只拿8亿元,老股股东转让却能拿30多亿元,将存量发行演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套现游戏,显然与证监会制定该规则的初衷相违背。”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慧对记者表示。

证监会没有视若无睹,而且在同一天便作出了反应。

10日下午,在证监会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强调,市场化改革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证监会将加强发行承销过程监管,并提出了四个“不得”。此外,他关于“兼顾发行人和老股东、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新股东和原有股东的利益,合理设定新股、老股堵塞配比数量”的表态,也被视为证监会对奥赛康事件的一个有力回应。邓舸透露,因为需要补报2013年年报,并履行新股改革意见的要求,首发企业发审会3月份才召开,过会企业也要到3月份才开始发行。

IPO改革之路注定是无法一劳永逸的,当“三高”之势卷土重来,存量发行这把利剑也不能如愿震慑住趋之若鹜的新股炒作者时,证监会不得已再次伸出了行政之手。

“我倒是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证监会这个行政之手是非伸不可。2008年到现在,新股的发行价是老股的2.59倍,上市价是老股的2.89倍。二级市场俨然成了一级市场泡沫的消化池,且至今没有改变的迹象。想呵护这个市场,证监会就绝不可能坐视不理。”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对本报记者称。

奥赛康IPO“猝死”

奥赛康的暂停发行,并未能止住投资者的追问:公司未来还会不会重启发行?如果重启发行,会重新询价么?届时再有别的老股东也有资格转售老股了怎么办?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拨通了奥赛康董秘办的电话,对方回应称:“未来重启发行的相关事宜,公司会和主承销商商量,给予慎重考虑,有确切方案会第一时间发公告通知。”

在这次IPO重启后启动路演的多家公司中,奥赛康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公司之一。

纵观分析师的新股研究报告,对其皆是“消化科用药市场翘楚”、“高速成长的消化系统药物龙头”等溢美之词,给出的建议询价区间也大部分在60元以上。

带着这样的预期,奥赛康在询价会上毫无意外地获得了追捧。数百家机构出席了该新股的询价会,且大部分愿意出高价。数据显示,共有361家机构参与了网下询价申购,申购总量26.57亿股。如果按照网下实际确定的发行规模3330万股计算,网下申购约80倍。其中融通-惠里2号特定资产管理计划更是给出了87元的报价。

1月9日凌晨,奥赛康发布公告,发行价格最终确定为72.99元/股,市盈率高达67倍。这一报价成为新股之最,也让很多机构人士感叹:这样高的发行价让二级市场再无机会,谁接谁被套一辈子。

比发行价还要“可怕”的是该公司的老股转让。数据显示,惟一有资格转让老股的控股股东南京奥赛康一次性转让老股4360.35万股,套现金额高达31.83亿元。此外,中金从上市公司赚取承销费6311万元,帮老股东减持获得承销费2亿元,总承销费接近3亿元。

“在创业板这个市场里,其发行价倒也没有到非常离谱的地步,但是在IPO刚重启的节骨眼上的确太显眼了。事实上,该公司的利润高速增长期已过,主营产品的份额也在萎缩,未来产品随时有降价风险,新药研发也可能低于预期,这些都决定了该公司虽说是医药行业细分市场的龙头,但也存在不能回避的风险,50元到60元的区间尚可接受,70块钱就真过了。老股减持更是借机套现大打政策擦边球,发行人和承销商都有责任。”一位投行人士称。

但他同时也指出,机构的行为略失理性,是因为IPO确实停滞太久了,在有限的几只新股里,奥赛康的确比较突出,自然备受追捧。“大股东南京奥赛康的行为逻辑也不难理解,老股东里只有它满3年了,而且面对67倍的PE,人很难不产生套现的冲动。可话说回来,如果新股每次只是十几倍的PE,监管层也就不会搞存量发行了。”

存量发行制度之争

奥赛康事件纷扬的争议背后,是人们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疑问。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投行人士都不解:既然监管层倡导的是买者自负,而奥赛康的行为又是在规则的许可之内,没有违规之处,那这个IPO是不是就不该停?更进一步说,如果公司没犯错,按照制度来走IPO却被中止,那是不是就是制度本身的问题?

对IPO暂停的争议最终导致了对存量发行制度的争议。“严格说来,存量发行制度的细则都没有征求过意见。”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市场人士沙黾农最近也提出,存量发行制度涉嫌违反《公司法》。此次新股发行改革意见规定,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鼓励持股满三年的原有股东将部分老股向投资者转让。但《公司法》第142条规定,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若把存量发行当成是上市之前的转让,这不违反《公司法》,不过这或许应该只能定向转让,且限售股性质决不能改变,受让者得到这些股票后在上市交易一年之内也是不许转让的。但现在显然是让存量发行的股票在二级市场上市首日就流通,老股的限售股性质将改变,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沙黾农称。

对此,高慧律师对记者解释,存量发行和限售股还是有区别的:首先,证监会所规定的存量发行是指“适当”的存量发行,是有前提的,其目的是为了遏制超募;其次,存量发行是一种公开的发行,而且不需要锁定期,如果还需要锁定期,那存量发行便失去意义了。

对于老股转让的问题,证监会在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作出了说明。邓舸称,老股转让本身是这次改革推出的其中一项措施。在公开发行新股时,如果进行老股转让,应当遵循《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发行监管问答--落实首发承诺及老股转让规定》等相关规定。

“当然也有公司选择不进行老股转让,比如1月8日发布招股书的陕煤股份。”邓舸举例称。

“三高”如何治本?

尽管围绕存量发行制度存在诸多争议,但事实上,这在国外成熟市场仍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其实存量发行和老股东套现本身不是问题,之所以目前显得像一个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价格太高。而高价的形成不是因为投资人不理性,归根结底是因为供应量太少。”西部证券总经理助理程晓明对本报记者表示。

他打了一个比方:目前市场炒新股,就像是当年的炒邮票,“股票价格是怎么构成的?公司价值加上流动性溢价。这个流动性溢价也可以称为炒作价值,其决定因素就是供求关系。我们新股的‘三高’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股票发行是人为控制的,上市公司太少。这就像是炒邮票,如果邮票一年只发行几张,被炒到几千万元以后,我们能怪投资人吗?”

程晓明认为,原来新股的价格虽高,但毕竟是给了上市公司,理论上还是用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可现在老股东直接套现,股民的感觉是钱都被老股东拿走了,抵触情绪更强烈了,“所以根本解决之道,还是要在股票价格中,让流动性溢价的泡沫尽可能少,靠公司价值去支撑。在如今这个饥饿的市场,新股的泡沫如何才能变少?唯有放开股票发行节奏。”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观点。

“‘三高’问题不难解决,如今有700多个企业在排队准备,如果你高,那我就30家、50家、100家地上,打包发行,不要每次只发个两三家。每次IPO重启前大家都恐惧IPO一来市场供大于求,可但凡真的重启了,立刻就变成供不应求,这是为什么?就是证监会每次只发几家,人为制造了紧缺,而无视背后700多家企业的真实供求。”

刘纪鹏认为,最好就像三中全会所倡导的那样,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高”就一定能压下去,“假如我们700多家企业一起上,‘三高’会压不下去吗?只要证监会敢于打破行政性垄断,中国股市就有希望,就能够避免‘三高’超募。否则再怎么说红鞋绿鞋制度,作用也不会大。”

李大霄也认为,放开发行节奏是“三高”的治本之策;“此外,也要让打新者承担一定的风险。现在大家之所以热衷打新,是因为这是一桩稳赚不赔的买卖,多高都去打,这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不公平。而目前想扭转这一局面,的确要靠行政之手的辅助。我认为,除了集中发行外,还有两个方法可以参考:一是对于太贵的新股可以考虑让它上市首个季度每周交易一次;二是发行价太高的股票可以考虑让它一年后再上市。”

吉林产品设计

忻州产品设计

怒江工业设计